時尚品牌網 資訊
90s:做生意只是競爭不是對抗
隨著內地消費市場的發展,鄧耀在1992年開始發展百麗品牌的內銷市場。當時,不少在內地設廠的港商,最多只能爭取到10%至15%內銷權,但鄧耀是第一個早年將外國經驗帶回內地的港人,他能為工廠爭取到30%的內銷權,加速了他全力發展內銷市場的步伐。
起初在深圳和廣州以批發的模式,賣貨給來自各地的批發商,但好景不常,冒牌假貨立即出現。“有些假貨甚至在賣真貨的商店門前售賣,也有些訛稱來自臺灣。”為了保護品牌,1994年他決定開設專賣店,并以特許經營模式發展銷售網絡,杜絕市場上假貨的銷售途徑。
鄧耀改以特許經營模式發展,期間曾出現經營商不守規則,偷賣別家品牌的貨品的情況,也有取不到特許經營權的人訛稱將貨運往其他國家出售,或托香港的批發商訂貨,暗地卻運回內地出售。鄧耀應付前者的方法是動之以理,并加上群體壓力。“我會跟他分析,百麗既能提供賬期,產品又有一定的銷量,條件比別的品牌好,他利用百麗的所賺來支持別的品牌,實在不公平,更甚的是影響整個品牌形象及其它加盟者的利益。”對于那些幫助內地買家買貨的港商,鄧耀在查明實況后,會先在市場上買下所有貨,再親自登門拜訪,跟港方的受托人詳談。總之,一切以“理”解決。
特許經營模式果然見效,令鄧耀的生意迅速發展,亦間接促使鄧耀于1998年停止百麗在港的銷售,全力發展內地市場。如今,內地專賣店約有600間,員工人數達1.6萬人。轉戰內地的百麗品牌,發展較香港好,令鄧耀有能力將品牌重新帶回香港,并發展國際市場。現在,鄧耀已通過代理商,打開了在日本和新加坡的市場,這兩個月便會在紐約開設專賣店。
20多年來,鄧耀抱著“真誠對人,做生意只是競爭不是對抗”的態度,在內地取得了不錯的發展,他笑言:“跟我合作的人一定要心胸廣闊,不能私心太重,這樣的人才可成就大生意。”
一家之言Suggestion
今年1月1日實施的CEPA,暫未為鄧耀的生意帶來直接幫助,然而整體社會氣氛的改變,使他的生意自然多了起來。他勸勉有心北上創業的香港人,在內地一定要依法辦事,亦需經常留意內地消費市場的變化。在聘請員工時,多注意素質參差的情況:“以我的工廠為例,員工的工資及福利都比別的廠好,但我要求的產品質素亦比別人的高,這樣,對員工及股東也有好處。”
當前閱讀:Belle(百麗)鄧耀:北上二十年 不要權力只要賺錢
熱點資訊
時尚圖庫
猜你喜歡
印尼零售商Eigerindo選擇Aptos技術,支持以顧客為中心的選品
2021年4月28日,全球零售技術解決方案市場領導者Aptos...詳情>>翻翻人物的歷史資訊:
時尚品牌傳播有限公司:服裝品牌(男裝、女裝、內衣、童裝)、家紡、皮具、黃金珠寶、餐飲、家居等品牌加盟代理
浙B2-20080047
Copyright © 2000-2019 CHINASSPP.COM,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