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尚品牌網 資訊
杭城近20名“瑪花纖體”會員的幾十萬元仍無著落
又到發卡高峰期,然而我省商務部門透露——
美容美發預付卡備案企業:
“會員卡內一次性充值幾萬元,做美容或美發可以打對折,甚至更低。”新年伊始,又到了預付消費卡發卡高峰期,一些杭城市民陸續收到頗具誘惑的“大優惠”消息。
耐人尋味的是,就在去年12月底,上海知名美容會所“瑪花纖體”在杭州、寧波的3家門店突然關門歇業。涉及杭城近20名消費者的幾十萬元會員費,至今仍沒著落。
針對“瑪花纖體”“跑路”致大量內地會員退卡無門一事,中國消費者協會于1月7日發出提醒,“莫讓預付卡變成吞錢卡”。
但是,先充值、后消費的“預付式消費”,仍在杭城多種服務行業“滿天飛”。尤其是美容美發行業,普遍采用“預付卡”,并以各種優惠折扣力度,不斷吸納發展會員。另一方面,涉及美容美發行業的投訴則越來越多。
記者從省商務廳獲悉,截至目前,沒有一家美容美發企業在我省商務部門備過案。
誰來管管那些胡亂發卡的美容美發企業?連日來,記者采訪相關部門、學者、美容美發協會、律師等,試圖尋找破解之道。
消費者:接連遭遇“吞錢卡”
“我卡里還有15萬多元!”“我的會員卡內還有1.1萬元!”……截至目前,近20名“瑪花纖體”會員先后向杭州工商部門投訴。
就在他們退卡無門的同時,一些大大小小的“預付卡”,仍在杭城上演著“吞錢”情節。
“商家老是這樣,真不敢多充會員費!”30多歲的白領景小姐,昨天皺著眉頭告訴記者。從2012年至今,她先后在美甲店、皮靴護理店、蛋糕店等辦理過的“預付卡”,結果大都變成了“吞錢卡”。
景小姐第一次倒霉遭遇,發生在文一西路的一家皮靴護理店,2012年初她辦了一張會員卡,并充了三四百元會員費。不料,過了一個夏天,景小姐拎著一雙皮靴前往,發現這家店已“人間蒸發”。周邊的商家說,這家店早在幾個月前已搬走,不知去向。
過了一段時間,景小姐又在頤景園附近一家美甲店辦理了會員卡。為享受對折優惠,她一口氣在卡內充了4000元會員費。用過一回后,因為她懷孕待產,這張充值卡就靜靜地鎖在了柜子里。
前段時間,景小姐再度趕到這家美甲店。老板娘說,美甲店將轉讓,但充值卡不能退款,只能在一年內用光。
景小姐算了一下,“每周至少去一次,才能用完”。而現在,換了工作又要帶孩子的她,根本沒有閑暇時間去消費。“退不了錢,沒辦法,只能自認吃虧。”
協會:美容美發店可借卡提前“回籠”資金
目前,杭城不少美容美發企業普遍以發放預付卡的方式吸納會員。“只要有一點規模,幾乎都在發售預付卡。”杭州市美容美發行業一位人士告訴記者。
為什么如此熱衷發放預付卡?“有些美容美發連鎖店,就是為了要賺預付卡的錢。賣出包月卡,可以提前先把資金回籠。”浙江省美發美容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。此外,預付卡還拉住了顧客。
一位杭城資深的美容專家說,即使賣給消費者1萬元的卡并且允諾打對折,商家還是很有賺頭的。打個比方,如果不采取預付卡,消費者按照全價——也就是消費一次付一次現金。這種模式下,哪怕消費者每個禮拜都去同一家企業至少消費一次,企業“也賺不到這個(1萬元)錢。靠會員卡等快速回籠資金,這是最賺錢的辦法”。
杭城美容美發業的一位元老回憶,預付卡在杭城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大約1990年。20多年來,從最初的包月卡、再到年卡,最終變成了現在的會員卡。
大約在1990年,杭城一些美容院、美發店等使用200元的包月卡,限定一個月做完,單次50元,包月卡一次優惠到40元;1993年起,為了拉住老顧客,年卡應運而生;1998年前后,隨著杭城出現會所,充值金額更大、優惠折扣更大的會員卡開始廣為使用。
如今, “賣卡”已成為杭城等美容美發行業的潛規則。企業通常會給予員工不菲的獎勵。“拉來的會員費用是5萬元以內,會給員工提成6%;5萬元之上,給員工提成8%;10萬元,給員工提成10%;10萬元以上,則提成12%。”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說。
會員充值金額,除了給員工獎勵提成,還用于門店的裝修、連鎖店的租金等所有開銷。據業內資深人士等介紹,一些通過預付卡賺了巨額財富的美容美發老板,還會把這些資金投資到其他渠道,“一些老板買房、買車,也是從這個充值卡費用里來的。”
同時,消費者的風險也越來越大。“會員卡賣出去,但是(企業)搬家了,或者再也找不到,那消費者就無法兌現會員卡中剩余的充值金額。”省美發美容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。
一些沒有職業道德的美容美發老板,可能干脆“卷錢”走人。有人甚至認為,美容美發行業一邊賣卡一邊分錢,越看越像一場“龐氏騙局”。
目前,在杭城,包括汽車美容、娛樂健身、酒店業、洗染等一些服務性消費產業,也紛紛使用預付卡。
杭州博雅整形醫院的負責人王曉玲坦率地告訴記者,今后計劃推廣充值卡,“對商家來說,能把未來的消費(資金)提前收掉,對消費者來說有折扣可打,消費者也是樂意的。”
商務部門:
“這里存在法規漏洞”
預付卡監管卻至今處于尷尬地帶。記者從浙江省商務廳獲悉,目前,他們那里的單用途商業預付卡備案登記企業中,沒有一家美容美發企業。
省商務廳市場秩序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,曾有個別美容美發企業前來申請發卡備案,“但是他們沒有符合條件,比如資金監管沒有達到要求,不在統一賬戶內。我們根據相關法規,也不能允許其備案。”
2012年9月,商務部發布了《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(試行)》通知,并于當年11月正式在全國推廣。
2013年10月底,浙江省政府辦公廳發布了“關于規范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的實施意見”。
目前,浙江省有150多家在各級商務部門備案,包括銀泰、聯華等商場、超市、酒店類法人企業。它們需交納一定的存管資金或向保險公司投保,主要分三類——品牌發卡企業,要交納消費者充值余額的40%作為存管資金;集團發卡企業,要交納充值余額的30%;規模發卡企業,要交納充值余額的20%。向保險公司投保的比例不低于40%。一旦發卡備案企業出現問題,政府、銀行、保險公司等部門就可以“捆綁”住這些保證金,盡可能保障消費者的利益。
這套“緊箍咒”,對于那些游離在發卡備案范圍外的企業,則毫無辦法。“根據相關法規,到商務部門備案的要求是法人企業,如果是個體工商戶之類的,不在我們的監管范圍內。”省商務廳市場秩序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。另外,像“瑪花纖體”這樣總部在上海的跨省企業,即使已在上海商務部門登記備案的,一旦跑到外省發卡,浙江當地的商務部門還是無法監管。
對于大量發卡的美容美發店,游離在監管之外,胡亂發卡,造成消費者退卡無門,相關部門工作人員也表示無奈:“又不能說它們‘違法’,又不能說它們‘違規’,這里存在法規的漏洞。”
學者和律師:
預付式消費,更是一個高風險的投資行為
浙江工商大學金融學院教授李義超告訴記者,預付式消費模式,從商家角度來講,是一種融資或集資行為;從消費者角度來說,不僅是一個消費行為,更是一個高風險的投資行為。“商家吸納了大量的會員費用后,用這個資金去干什么,是去做本業,還是去炒股票、做房產……消費者并不知道。一旦商家的投資失敗乃至關門或跑路后,消費者預付的會員費就無處兌現,這就存在一個風險的問題。”
浙江六和律師事務所孔建祥律師認為,預付卡的發行是一種對發卡單位信任的金融行為,是基于商業信譽產生的,是商家的一種促銷手段,有時吸存行為和促銷手段是分不清的。
浙江五聯律師事務所律師蘭艷霞認為,辦理預付卡后,如發卡企業關門,消費者可立即向消協、工商、商務等部門進行投訴;也可以立即持發卡協議、充值憑據、所持預付卡等材料向法院提起訴訟,并申請法院進行財產保全;如發卡企業及其負責人涉及非法集資等犯罪行為,消費者也可以向公安部門報案。
記者了解到,1月3日至20日,杭州市商貿綜合監察中心派出執法人員,對全市已備案的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發卡企業進行監督檢查。截至目前,共現場檢查重點發卡商貿企業12家,對檢查中存在的問題及不符合相關制度要求的發卡行為,已要求企業整改。
當前閱讀:“瑪花纖體”會員的幾十萬元仍無著落 浙江省無美容美發預付卡備案企業
上一篇:ochirly歐時力女裝2014春裝新款 歐時力女裝2014春裝新款搭配
熱點資訊
時尚圖庫
猜你喜歡
印尼零售商Eigerindo選擇Aptos技術,支持以顧客為中心的選品
2021年4月28日,全球零售技術解決方案市場領導者Aptos...詳情>>
時尚品牌傳播有限公司:服裝品牌(男裝、女裝、內衣、童裝)、家紡、皮具、黃金珠寶、餐飲、家居等品牌加盟代理
浙B2-20080047
Copyright © 2000-2019 CHINASSPP.COM,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