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尚品牌網 資訊
Kappa,一個著名的意大利運動品牌,在中國由本土第一的李寧集團經營,本應該順風順水,業務扶搖直上。然而,Kappa一來到中國就遇到三大難題:
產品定位不準: 在2002年和2003年,北京動向主要引入Kappa的專業運動系列產品。然而,很快發現自己深陷“紅海”:Kappa定位在高端的“專業體育品牌”,這意味著一上來就與耐克、阿迪達斯等頂級專業運動品牌同臺競技,難度可想而知。
水土不服: 出于對意大利先進設計思想的信任,Kappa來到中國之初,將其服裝、鞋等系列產品原汁原味地搬到中國來。沒想到的是,完全歐式、沒有適當注入中國本土流行元素的體育服飾,并沒有獲得中國消費者的認可。
缺乏長期發展模式:僅僅5年的授權合同,萬一意大利方面到期收回品牌代理權,則前功盡棄,幫對手做嫁衣。
三大困境導致北京動向一度十分迷茫。2002年銷售額僅為1000多萬,2003年銷售為4800多萬。區區幾千萬的銷售額,根本無法維系北京動向當時的200多個專賣店的渠道成本。“當時現金流很緊張,一旦稍有風吹草動,客戶一跑,必死無疑。”動向CEO秦大中回憶起那些驚心動魄的日子,依然心有余悸。
藍海:不與對手正面交鋒
2004年6月,李寧集團成功地在香港聯交所上市。看不到Kappa及北京動向的長期價值的李寧集團,2005年7月發布公告,將北京動向控股權轉讓給董事長陳義紅。
動向到底向何處去?在正式從李寧集團剝離之前,陳義紅等公司領導層就反復地問自己。走傳統專業體育用品路線,動向及其代理的Kappa具有優勢嗎?
2004年,陳義紅在澳大利亞舉行的Kappa全球會議上,看到了Kappa的另一條產品線——時尚產品線。陳義紅突然意識到,此前Kappa在中國運作失敗,問題皆出在與對手正面地在專業體育路線上作戰,產品缺乏差異化。弱化體育色彩,增加時尚內涵,在體育和時尚之間的空白點開辟藍海,走“運動時尚路線”。這是北京動向經過痛苦的市場煎熬之后,所開辟的“第三條道路”。
轉型:到酒吧里搞研發創新
為了改變重塑公司的創新文化方向,北京動向請來了很多運動時尚設計師來給經理人描述產品方向,給他們洗腦。有一段時間,公司規定白天不許開會,等到晚上將會議搬到酒吧、KTV去開,讓公司員工穿上奇裝異服,到酒吧去感受那里的時尚氣氛。讓動向的經理們感觸最深的是,原來以為有些樣式的衣服根本不會有人穿,而在酒吧里卻有很多人穿。
與此同時,設計上不再照搬意大利風格,而是在意大利的先進設計款式基礎上,增加中國文化及本土流行要素,以平均每天超過三個新款的速度,推出適合亞洲消費特征的產品。在創新風暴中,2005年北京動向的銷售額攀升到了2.6億。
當前閱讀:體育與娛樂:Kappa品牌不老的“秘方”
下一篇:“梁子·天意”原生態設計品牌
熱點資訊
時尚圖庫
猜你喜歡
印尼零售商Eigerindo選擇Aptos技術,支持以顧客為中心的選品
2021年4月28日,全球零售技術解決方案市場領導者Aptos...詳情>>翻翻Kappa的歷史資訊:
時尚品牌傳播有限公司:服裝品牌(男裝、女裝、內衣、童裝)、家紡、皮具、黃金珠寶、餐飲、家居等品牌加盟代理
浙B2-20080047
Copyright © 2000-2019 CHINASSPP.COM,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