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尚品牌網 資訊
蟄伏良久的康威最近動作很多:繼全面代理美國斯伯丁(“SPALDING”)在中國內地的銷售,并與其組建了股份公司后,康威借助資本市場進行融資擴展的計劃也正在進行之中。同時,位于增城新塘,面積達23萬平方米,耗資3億元,集生產研發、工貿、旅游和休閑為一體的康威運動城亦已正式啟用。
一反近年來相對保守低調的印象,康威在2008年奧運臨近之際開始發力了。曾經是中國體育用品領軍品牌的康威,不再甘心被后來居上的李寧長期凌駕其上。康威的門店數量可能在一年內暴增2000家,相當于其此前20年的門店發展總數。突然的爆發性增長將為康威帶來什么?康威重新超越李寧的可能性又有多大?
一場中國體育用品市場的爭霸戰開始了。
康威是“早起的鳥兒”
如果與正努力邁向國際化的李寧進行對比,處于國內品牌第一梯隊與第二梯隊之間的康威聲音明顯小很多。但回溯這兩個品牌的歷史,創建于1986年的康威,起步其實比李寧還要早,而且上世紀90年代一度是國內體育品牌的執牛耳者。
從創業之路來看,康威與李寧非常相似。據康威的內部員工稱,康威創始人黎偉權和李寧還是一對頗有交情的朋友。
黎偉權是籃球運動員出身,也曾擔任廣東籃球隊的教練員。在事業如日中天之際,黎偉權卻放棄了體育生涯,轉而從商,先是擔任國際體育用品品牌Nike的代理商,隨后創立了自己的品牌——康威。
在上世紀90年代以前,中國市場一直是一個需大于供的市場。體育用品行業尚未成形,打造品牌的觀念更是鮮有,市場上產品質量不穩定——這時候的康威儼然是國內體育用品一枝獨秀的品牌。
競爭對手出現是1990年李寧的創立。但李寧成立的頭幾年,其實是不曾對康威造成太大威脅的。那時期寬廣的市場機會,決定了不論是康威、李寧還是中國大部分民營企業都一樣,對公司的明確發展戰略、愿景和清晰的定位等似乎都不需要太看重——“當時中國知名體育用品品牌除了阿迪達斯、耐克之外,就只有康威和李寧了!笨低放仆茝V副總監藏文輝表示。
李寧后來者居上
李寧后來居上的分水嶺是從上世紀90年代后期開始。
新品牌的涌現、市場競爭的加劇、消費需求的提升——如果說此前體育用品行業尚未成形,那么,2000年前后,它就是突然從一個初生嬰兒成長為會跑會跳的大孩子。
市場反應相對滯后,是康威當年喪失先行性優勢的致命傷。
隨著消費需求的不斷增大,市場競爭從最初的整體競爭,演變成運動服飾、運動鞋、運動器材、戶外運動裝備等多元化的競爭;隨后,又有了進一步的產品細分,如運動服細分為專業運動服、運動休閑服裝,甚至進一步分割為背心、衛衣、單褲等;運動鞋則分為籃球鞋、足球鞋、跑鞋……各類細分產品又針對不同細分市場、根據不同的工藝及款式再進行細分——這就吸引了各大國內外品牌開始參與細分市場的競爭。另一方面,消費者對運動產品的訴求已從以往僅局限于運動狀態,轉變為日常運動、工作生活中的需求。
當前閱讀:“康威”與“李寧”為何一下一上?
上一篇:Bogner:運動與休閑并肩作戰
熱點資訊
時尚圖庫
猜你喜歡
印尼零售商Eigerindo選擇Aptos技術,支持以顧客為中心的選品
2021年4月28日,全球零售技術解決方案市場領導者Aptos...詳情>>翻翻康威的歷史資訊:
時尚品牌傳播有限公司:服裝品牌(男裝、女裝、內衣、童裝)、家紡、皮具、黃金珠寶、餐飲、家居等品牌加盟代理
浙B2-20080047
Copyright © 2000-2019 CHINASSPP.COM, All Rights Reserved